吃潤餅的由來-引用自國家圖書館
有些地方在清明時製作春捲,春捲又稱「潤餅」。 唐朝即有立春日吃春餅的習俗,杜甫詩句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《四時寶鏡》也提到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」。
春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另外,據說太平天國時,捻匪作亂,蔓延到閩南泉、漳一帶,由於當時兵荒馬亂,沒有時間準備祭品,於是有人想出辦法,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之中,以此祭墓。因而春捲也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
"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" http://www.folk.org.tw/dictionary/page05.htm
每年清明前後,由於受到古時寒食節 (原來是清明節前一天,但因時日久遠而融合成同一天)的影響,不能煮熱食,因而許多人會購買潤餅皮,清明吃潤餅成為一項習俗。潤餅是以麵粉作成薄皮,裡頭包著豆芽菜、紅蘿蔔絲、肉絲、筍絲、豆干絲等餡料,再撒上花生粉,捲成圓筒狀就可以食用,美味可口,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!
春捲是古代的麵點,多在春季製作,初名麵繭。起源於唐代,至今已有1200 多年歷史。据五代《開元天寶遺事》記載:都中(長安)每至正月十五日,造麵繭;到了宋代,春日造繭的習慣依然盛行,《歲時雜記》說,麵繭有兩種:一種叫中"探官繭",系京城貴家於人日製作,用麵皮包裹肉或素餡而成,類似厚皮饅頭。另一種叫 "探春繭" ,于立春日製作,將寫有官位的紙簽或木片放在麵繭中,讓人自取,以卜異時官品高下。
元、明時期,仍有春繭,明《宋氏養生部》說,發酵麵糰製成圓而高起者曰饅頭……長曰繭。可見,直至明代春繭仍是一種形狀較長類似饅頭的食品。關於春繭有人認為春繭類似後代的春捲,仍於轉音之後改稱春捲,因為繭與捲二字仍一音之轉,因此春繭便被稱為春捲了。至此初創時的探春之繭的本意,被湮沒於了。
"中華美食大展" http://www.tcff.com.tw/annual/2001/subject/main_1.htm
每年立春日,北京人都要吃春餅,名曰“咬春”。吃春餅的習俗,歷史悠久。《明宮史•飲食好尚》記載:“立春之前一日,順天府街東直門外,凡勳戚、內臣、達官、武士……至次日立春之時,無貴賤皆嚼蘿蔔,名曰‘咬春’,互相宴請,吃春餅和菜。” 這一習俗,可追朔到晉,而興于唐。
《關中記》說唐人“于立春日作春餅,以春蒿、黃韭、蓼芽包之”並將它互相贈送,取迎春之意。宋陸遊有詩句:“春日春盤節日新”。有記載說宋代宮廷的薺菜迎春餅是“翠縷紅絲、金雞玉燕、備極精巧,每盤值萬錢。”
春餅薄如蟬翼,這裏記載的是用稀面在一種平鍋上抹一下,即成極薄透明的餅,用來包薺菜餡,然後用油炸出的春捲(又稱春盤)。春餅、春捲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徵。
北京人吃春餅是用白麵擀成圓形的餅,經烙制而成。清《調鼎集》記載春餅的制法是“擀面皮加包火腿肉、雞肉等物,或四季時菜心、油炸供客。又鹹肉腰、蒜花、黑棗、胡桃仁、洋糖(白糖)共碾碎,卷春餅切段。”這是清朝的吃法。但現在演變為春餅抹甜麵醬,卷洋角蔥後食用。
立春時,大蔥冒出的嫩芽,清香脆嫩,特別是春回大地,萬物復蘇,嫩蔥先出,人們嘗鮮,也是有“咬春”的意思。此外還講究吃和菜,就是用時令菜的心,如韭黃、菠黃等切絲,叫炒和菜。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裏吃。
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,從頭吃到尾,叫“有頭有尾”,取吉利的意思。吃春餅時,全家圍坐一起,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裏,隨吃隨拿,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。
明、清時期,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,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捲,不僅是民間的食品,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,登上了大雅之堂,深受乾隆皇帝的讚賞。清朝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,春捲是九道點心之一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