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山來吉村

阿醜老師教學記趣

May 09, 2005 by 珍妮絲

此次阿里山來吉村兩日遊,來個不一樣的遊記吧,摒棄照本宣科式的寫法,我將重點放在第二天的「戶外教學」記趣,除了提供給未參與之山友參考,也提醒大家,下一回旅遊千萬別走馬看花,以免入寶山卻空手而歸喔。

 

先介紹一下阿醜仔(請用台語發音),我們第一天抵達住宿的蘭后山莊時,就是由他代表山莊歡迎我們。他的自我介紹很另類,讓人印象深刻。他請山友們跟著他喊:「啊」,山友真的很乖,全都跟著喊:「啊」,我還以為他要教唱山地歌曲呢,結果並不是,因為他緊接著說:「醜!我是阿醜,大家叫我阿醜仔就可以了。」很有趣吧?

 

行程第二天的重頭戲是參觀鐵達尼岩,氣候仍如第一天一般悶熱無比,攀索登上了鐵達尼岩並拍完照後,山友們陸續往回程走。張先生、美姊、丹姊、美臻、朝陽兄、乃文、乃文的朋友,還有我,一共八個殿後的山友,下鐵達尼岩後,跟著酷酷的阿醜仔慢慢走,沒想到因此學到好多東西。

 

步下鐵達尼岩不久,阿醜仔說路旁的那棵樹是山漆,長得與香椿頗為類似,但山漆的樹液有毒,不可隨意碰觸,否則容易引起皮膚過敏,甚至痛癢紅腫。山漆在秋、冬季節氣溫驟降時,葉片會轉變成紅色,鮮麗奪目,而其汁液提煉後可做為油漆的原料。此外,它的果皮富含蠟質,是製作蠟燭及肥皂的原料,因此是最常被栽培做為經濟用途的樹種。

 

再往前走,阿醜仔指著路旁一叢常見的蕨類,問我們知不知道它叫什麼?乃文很有學問,立即回答說它叫腎蕨,阿醜仔大概是覺得我們這夥人還算有知識,所以原本酷酷的、沒什麼表情的臉,已開始變得較為生動有趣。阿醜仔告訴我們,野外求生缺水時,腎蕨的地下莖能解渴。他一面動手取地下莖,一面機會教育,說他是為了教學所需,我們可不能學他恣意破壞生態。腎蕨的地下莖約2到3公分大小,覆蓋著一層咖啡色絨毛,去除絨毛後,對著光線瞧,因透光而顯得玲瓏剔透,看起來挺可口的樣子,阿醜仔說吃它前,先欣賞一下它的美,滿足視覺享受,因為事實上它吃起來口感怪怪的。阿醜仔讓我們自己嚐試腎蕨的滋味,剛吃時有著淡淡的甜味,但馬上感到好澀,非萬不得已,大概不會想去吃它吧?

 

一路上說說笑笑,我們與阿醜仔的互動愈來愈好,氣氛更顯活潑。他說不喜歡帶團體,因為人數太多便無法面面俱到,而我們八個人的求知慾以及態度,使他挺有成就感吧?所以原本語氣簡潔的阿醜仔,漸漸打開話匣子,展現豐富的知識,我也改口尊稱他為老師。走著走著,老師見到路旁一棵樹,小小的黃色果實掛滿樹梢,挺像超小型的桑椹,屬於複合果的一種。老師停下腳步露出笑容對我們說,這是口感甚佳的野生植物,叫水麻。老師摘了些果實品嚐,大家也跟著嚐試,口感果然不錯,難怪老師叫我們試吃腎蕨,而水麻就親自示範!張先生摘了些果實,一路上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,說是要帶給沒吃到的山友嚐嚐看,真是有心。

 

嚐過水麻的好滋味,大家繼續往前走。老師說地上一叢叢常見的酢醬草,它的地下莖形似小小的白蘿蔔,也能止渴。接著隨手取了一截五節芒,讓大家試試。一路試吃了幾種植物,若以口感來評分,腎蕨勉強得一顆星,酢醬草及五節芒大概能拿兩到三顆星,而水麻,至少能得到四顆星。根據老師的說法,還有一種野外植物的果實,其口感可達六顆星耶,但可遇不可求,我們一路上都沒能見到,真叫人為之嚮往,到底是何等美妙的滋味啊?

 

老師指著常見的昭和草,說它又叫飛機草,日據時代昭和時期,物資貧乏,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昭和草生命力強,適合引進台灣栽培,便派遣飛機,將昭和草的種子自空中灑下,因此台灣本島幾乎四處可見昭和草的蹤跡。它的嫩莖葉可食,主要食用法是炒、燙或煮湯等,吃起來的口感很像茼蒿,故又叫山茼蒿,是野外求生不可不知的植物之一

 

來吉真是個好地方,不但空氣清新,物種豐富,林相優美,且沿途鳥語不絕於耳。老師不僅植物懂得不少,對鳥兒也有一番研究,在他的指導下,我們見到美麗優雅的黃腹琉璃,聽到冠羽畫眉那音韻神似「吐、米、酒」的清脆叫聲,以及好多記不清學名的鳥叫聲,勉強記得的有:藪鳥、鴝鳥、大彎嘴、小彎嘴...。印象最深的是棕面鶯,它鈴鈴鈴的叫聲超像電話鈴聲,所以張先生說它該叫手機鳥!在此賞鳥不必擔心大聲說話會吵到鳥兒,因為有時鳥兒竟比我們還大聲呢!老師建議我們,下回安排一趟來吉賞鳥之旅,大夥兒坐在林中,手拿望遠鏡,喝咖啡聊是非,聽到鳥叫聲時連起身都不必,只需將望遠鏡架上,就能看到鳥兒啦,超炫!

 

我們追逐著黃腹琉璃的美麗身影,留神聆賞此起彼落、嘹亮悅耳的鳥叫聲,腳下卻也沒停,慢慢的向前走,突然地上一隻顏色豔麗的蟲蟲,吸引了我的目光,大夥都很好奇的跟著我蹲下來,瞧了老半天,連飽學的阿醜仔老師也不知道它的名字。我拍了一張照片,回家上網查詢,才知道原來它叫虹彩叩頭蟲,請注意:因為它的顏色帶著虹光,卻非多種色彩,所以叫「虹彩」叩頭蟲,而非「彩虹」叩頭蟲喔。怪的是,雖然被我們幾個人捉弄得蠻慘,卻沒見到它叩頭?不過幸好我們沒傷害它,因為它可是台灣保育類昆蟲的其中一員喲。雖然是大白天,卻突然飛來一隻螢火蟲,老師將它輕輕捉住,放在掌中把它翻過身來,教我們看它的腹部,來分辨它的性別,原來螢火蟲先生具有兩個發光器,而螢火蟲小姐只有一個發光器。

 

老師指著路旁的一叢月桃花,問我們有沒有發現異常之處?大家都看不出來,老師說來吉這一帶野生的月桃花,花都是朝上開,而我們以往所見平地的月桃花,都是吊鐘式的往下開,他也不知原因何在?老師還從他的百寶袋中,取出一本台灣野花圖鑑,翻到西番蓮那一頁,所謂的西番蓮,也就是我們常吃的百香果,若有機會看到它的花,仔細觀察一下,將會發現它的三分叉狀柱頭,看來就像是時鐘上的時針、分針與秒針,所以日本人稱之為「時計果」,而早期自西方引進之物,均冠以「西番」之名,故稱西番蓮。下回大家吃百香果時,是不是會聯想起它奇特有趣的花?

 

放棄酷男形象的阿醜仔老師,見到路旁的竹子,頓時玩心大起,拔了一根卷曲的嫩葉,將嫩葉仔細攤開,再小心的捲回原狀,然後放到嘴裡用力吹,會發出像討厭的蒼蠅在耳邊嗡嗡叫的聲音。老師說小時候沒什麼玩具,山野中隨手拈來可玩的東西多得不得了,有一種植物的果實(對不起老師,我忘了那種植物啦),拿兩顆果實磨擦生熱之後,冷不防的貼放到同伴臉上,雖然不會真的燙傷人,卻會讓人像被燙到一樣痛得跳腳,老師說他們小時候常玩這個,惡作劇整人!

 

走著走著,老師又停下腳步,隨手摘了一片葉子,告訴我們這是樹藤的葉子,原住民朋友無聊時,會拿它當口香糖一樣嚼著好玩,萬一打獵受傷,將樹藤的葉子放到嘴裡嚼一嚼,再塗敷於傷口上,具有止血的神奇功效。它長得與血藤類似,要仔細分辨。而來吉山區到處可見咬人貓,我便問老師,萬一被咬人貓螫傷時怎麼辦?老師說,除了氨水,山區常見的姑婆芋汁液亦可應急。姑婆芋汁液有毒,它屬天南星科,老師除了教我們分辨無毒的山芋與姑婆芋之差異,還請乃文倒了些許礦泉水在葉子上,然後老師雙手將葉子上下拋甩,表現水珠在葉面滾動的“奈米現象”。幽靜的山林中,大家看著老師認真賣力的演出,有同學開始在一旁嘻嘻哈哈的配樂,不時傳來鳥兒的叫聲,我用數位相機全程拍了下來,真有趣。

 

當我們終於走到聖山瀑布的美麗涼亭時,大部份山友已搭車返回蘭后山莊,剩下不到十個人還在等車,我吆喝我們這幾個同學與老師合照,還有人要求插班呢。此時酷哥形象已蕩然無存的老師開始搞笑,居然在美麗的涼亭,擺出類似鋼管舞的噁心動作,我將之拍下,準備寄照片給老師自己欣賞!此外,老師還指導張先生夫妻拍照,大家都被逗得好開心。

 

阿醜仔老師,謝謝您帶給我們既豐富又有趣,令人難忘的來吉行,期待下次見面囉!

 

附註:提供相關網站如下,有興趣的山友可上網搜尋:

1.         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終生學習網路教材 - 植物博覽 - 植物百科:http://www.nmns.edu.tw/botany/book/book1_01.php

2.          發現台灣植物:http://taiwanplants.ndap.org.tw/

3.          校園植物:http://content1.edu.tw/publish/F01/material/960235/F1/index.htm

4.          塔山自然實驗室:http://tnl.org.tw/article/column/hanwen/eb.htm

5.          昆蟲圖鑑:http://210.240.193.70/xinsect/(lhglsc2gq45xrhj0ocqrtj2y)/default.aspx

6.          咬人貓:http://www.ttvs.cy.edu.tw/kcc/fonsan/cat1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